每個人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我們內心的感覺,以及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在與伴侶建立互信的過程中,更容易因而產生迷失。像是大家可能都聽過:「我們在一起這麼久,你應該知道」,或「你怎麼會不懂我的感受」等話語。
然而,仔細想想就能明白,如果一方不願開口,我們要怎麼理解彼此呢?如果對方沒有經歷同樣的感受,又怎麼能要求對方同理同一件事呢?
感覺沒有分對錯
它來自每個獨一無二的經驗。
許多人可能在與他人分享自身關係衝突的例子後,被問過:「這有什麼好生氣的?」相信在當下,你的內心會感到困惑,同時覺得備受挑戰,因為這句話背後隱藏的意思彷彿是「你也太容易生氣了吧!」
當自身感覺受到質疑,其實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情緒,這種被誤解的感覺,往會使關係漸行漸遠,阻礙了一段完整的溝通。
為何我們對於同一事件會有不同的感受呢?
不管是從小父母教育我們的價值觀、環境帶給我們的改變,甚至過往遇見的每一位同事朋友,種種全然不同的生命經驗,都會導致我們對於同一事件的下意識反應或詮釋有所不同。這樣說來,感覺是不是就沒有對與錯了呢?
原生家庭影響我們對生活體驗的想像
在婚姻裡頭,我們對伴侶的想像,也同樣來自於原生家庭,舉例來說,有一位太太,她覺得她先生很奇怪,甚至感覺先生不是很愛她。原因是:先生總是自己吃自己的,不太願意等她一起吃飯。這讓她在婚姻初期飽受委屈,每當吃飯時,就會感覺格外孤單。
你能同理這位太太嗎﹖
無論你回答可以或不可以,答案不同的人,你們可能擁有不同的成長體驗。原來,太太成長的家庭是一個很重視家人一起吃飯的氛圍,他們會在吃飯時間聊天,對她來說,共同吃飯是美好的回憶,也是家人維繫關係必要的環節。結婚之後,她很不能理解先生不等她下班一起共餐,先生也不明白為何肚子餓不能先吃飯?太太的堅持先生勉強配合,但難免會心生抱怨。
後來,這位太太才發現,先生的家庭比較不一樣,他的原生家庭即便在除夕夜,也不見得等大家到齊才開飯,往往是先到就先用餐,吃完就先把碗筷收拾好離席。這個在太太眼中覺得訝異的圍爐氛圍,在公婆家也看似自在,家人間依舊相處和樂。最重要的是,這個新發現,正好也對先生的行為有適當的註解,讓太太重新詮釋先生行為背後的原因:其實先生不是不在乎她,只是在先生的家庭經驗中,不等待家人同桌吃飯不代表不在乎家人。
學習不論對錯,為內在情緒負責
了解我如何被形塑成現在的「自己」
伴隨著生命中眾多的體驗活動,我們會看見原生家庭對自我的影響,很有意義的是,當我們對自身有了更多理解後,反而更容易在衝突事件裡跳出帶有情緒的自己;當我們能夠理解對方的不一樣來自他的原生家庭,而非故意針對自己時,我們又怎麼會將情緒怪罪至對方身上呢?
Podcast 腳本/Diane
文字整理/詹玟諭
本文整理自【聊關係 EP.4 你的本來與我的本來,本就不一樣】,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