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育就是一場探索的自由行

專訪實驗教育推動者、創業者,自學教父陳怡光

甚麼樣的教育方式能讓孩子自由探索?2003 年,陳怡光的女兒明秀 6 歲,他與波蘭籍太太魏多麗(Dorota Chen-Wernik),看見臺灣教育現場多年不變的填鴨式教育,決定帶著女兒開始一趟「學習自由行」,除了讓孩子能同時兼顧波蘭文化外,更能保有學習自主權。爾後,陳怡光開始倡議自學,分享經驗,更推動實驗教育三法,成為許多自學家長的明燈,人稱「自學教父」,家中三個子女都是自學成長。

實驗教育是甚麼?陳怡光巧妙地將自學或實驗教育比擬為「自由行」,讓孩子依照興趣、步調規劃行程,中途可能迷路、踩雷,但一路上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風景,孩子在之中將逐漸找出自己的路。相對的,慣行教育則像「觀光團」,導遊(老師)帶著遊客(學生)走安排好的既定路線,不能隨意脫隊,無法在有興趣的景點多停留,不用思考、只要跟隨,於是旅客也逐漸失去了主動性。


學習型父母是影響實驗教育成敗的關鍵

(Photo by John-Mark Smith on Unsplash)

過去自學的學生人數少,甚至會被誤會是「有問題的小孩」。隨著時間推移,有愈來愈多的家長帶著孩子踏上自由行,探索學習路上的風景。現在光臺北市,每年就有 1000 多人選擇自學,百花齊放。

投入自學或實驗教育,並非從此踏上一帆風順的自由之路,更不是把學習交給老師,相反的,家長會面臨一段從慣行教育到實驗教育的過渡期,需要額外投注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陳怡光建議,孩子與父母需要放下在慣行教育中被衡量的指標,如分數排名、順服權威等,將目光放在更大的目標上;父母也要成為學習型的家長,在過渡期間用更大的耐心與陪伴,找到孩子的亮點,並不斷思考未來的世界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陳怡光觀察,這段家長與孩子脫胎換骨、重新找回學習動力的過程,平均要 3 個月到半年左右,慢慢地「就會看到孩子的不同。」


真正的實驗教育還沒開始


未來需要怎樣的人才?沒有人知道,學生必須擁有面對未知與主動探索的能力,也因此,如何解放填鴨式教育也是這些年教育改革的目標,然而體制難以撼動,曾擔任審議會委員的陳怡光認為,實驗教育可以成為慣行教育的領頭羊,讓慣行教育看見改變的可能。他指出,「實驗教育或自學可以對慣行教育產生正面的壓力,以前看起來窒礙難行的事,好像沒那麼困難而且還很有趣;就有機會讓慣行教育產生改變!」

陳怡光甚至表示:「真正的實驗教育還沒開始。」因為,現有的教育課程內容與設計皆是反應過去的經驗,面對未來的世界,需要跳出既有的框架,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彈性應對世界,「教育需要不斷進化,目標也不斷的在改變,我們不能太安逸於現有的改革成果。」他提醒。

在陳怡光的想像藍圖中,未來公共教育需要從垂直整合轉變為水平整合,並解構現有的教育機構,「教育主管機關應該作為監督者而非提供者。」未來或許可採用國外盛行的委員會制度來營運學校,讓鄉村、都會或部落依照地方樣貌去發展適合的教育型態,並透過科技水平整合各項資源,才有機會依照每個孩子的樣子去支持與陪伴他學習,一個都不落下。


文/李宜芸
本文內容節錄自 Y2 未來教育 — 2021 年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