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人/媽很想聊 Cynthia、 心㬢心理諮商所 楊雅筑諮商心理師
即便身處強調性別平權的二十一世紀,作為一個女性,自己的選擇還是會受到各種質疑,從「適婚年齡不結婚」、「中高齡產婦是否要生第二胎」,一路到「不親餵讓孩子喝配方奶」、「婚後還是決定不生育」等等,幾乎所有女性都無法逃出這些社會壓力,做選擇時的自信,最後往往都被他人的質疑消磨殆盡。可是「女性」並不是一種生活的範本或統稱,作為女性應該要能驕傲善用這些特質,選擇自己的人生。《媽很想聊》這次邀請到「心㬢心理諮商所」的楊雅筑諮商心理師,來聊聊這個現象以及她的觀察!
楊雅筑 諮商心理師
現任心曦心理諮商所特約諮商心理師,鉅微管理顧問公司 特約企業講師。擁有社會學與心理諮商的訓練背景,關注社會與性別議題,有感於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心理諮商,但不論細微如生活日常、或深遠至人生生老病死,都蘊含著心理學可用之處,希望透過不同的方式深入人群,讓人們有機會用輕鬆、活潑的方式認識心理學。著有《關係的刻意練習》商周出版。
「媽媽」沒有好壞之分
「台灣社會有進步,風氣有在改變,但在大眾傳播媒體/社群/影集等催化下,社會仍帶著傳統價值觀的框架……」雅筑特別強調在父權社會中,女性容易被裡所當的視為家庭主要照顧者、更被期待應該要有母愛、對孩子要有耐心等,在這些過程中,女性往往易受限於過於窄化、刻板的社會角色期待,其實非常辛苦,母職中倦怠、育嬰過程的困難與壓力,也容易使女性產生自我懷疑:彷彿當自己感到倦怠疲累就好像不是一個「好媽媽」-無法享受養兒育女的過程,長期下來,有的人可能也會在這個長期受壓迫的歷程中產生陰影或產後憂鬱的情況。
但誰說媽媽不能有情緒?「我們有時候對於媽媽,有太過理想化的期待。但媽媽是人,不是神。」
為人母看到孩子很開心與為人母的過程會很辛苦,這兩件事是非常有可能在母職過程中同時存在的,但在父權傳統社會氛圍下,多數女性對於抒發自己的疲累、壓力、辛苦、挫折這件事,可能其實感到很大的壓力,很多時候她們可能會擔心,當他人聽到自己為人母的挫折、疲憊、無力時,會對其產生不夠愛小孩、這媽媽沒耐心、這媽媽做得不夠好/不正常等等想法,很遺憾的是,很少人能在這些為人母的挫折無力中——關心人母/人妻的困難與壓力、或是傾聽她對未來的想法。在女性自我價值難以受到肯定的情形下,有些女性可能也很困難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女性「身體自主權」也是長期被忽略的議題,雅筑提到這與台灣社會的文化脈絡有關,台灣社會早期受限於父權傳統價值觀的影響,容易將女性視為夫家財產的一部份,嫁入夫家,女性自然需承擔生兒育女的責任,甚至於當丈夫/家中男性大家長對家中女性施暴,似乎在早期傳統社會風氣下,都容易被視為「家務事」、甚至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雖現今民主社會風氣的確已漸開化,我們能越來越重視平權、尊重自己與他人的身體,但遺憾的是,仍不時可見類似的厭女、父權言論在社群上出現。
【延伸閱讀】不ok,真的ok嗎?
女性的價值並不是建立在生育上
除身體自主權外,另一個可能困擾女性的議題,在於如何重新建立「自我價值」。價值是基於對自我的選擇與行動產生的成就感,但身為女性,很容易在選擇「生育/不生育」的過程中受到許多傳統父權價值的壓迫,彷彿身為女性是否有價值-易被窄化與限縮於她是否能/有生育,當社會普遍存在這樣父權價值氛圍時,也很容易將少子化議題的責任,冠冕堂皇的推到女性身上-彷若育兒教養議題單單是女性的責任,使得女性像是男性的附屬品、是為了生養孩子存在一般。
然而,建構友善的婚姻與育兒環境,並非是社會中單一性別的責任,而是整體社會的責任,我們是否能跳脫對女性過度窄化、扁平、刻板、不切實際的期待,回歸整個社會如何支持「家庭照顧者」的討論?家庭並不是單一性別的、是整個社會的-「我們期待有一天,家庭不再是性別刻板印象的延伸,也有機會跳脫刻板/單一的角色期待,讓家庭中的選擇有機會透過溝通來討論與決定。」雅筑也提醒,選擇並不是僵化的、他可以是多元而有彈性的,這些選擇不見得完美,但永遠都都有機會可以重新做選擇,選擇、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重點是建構家庭的彼此能否共同承擔、往彼此的共識邁進、抑或是找到一個彼此暫時的安頓,而非誰聲量大就聽誰的,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才有機會拓展彼此對不同性別的認知與想像。
【延伸閱讀】從女性轉換成母親的過程
從現在開始,照顧自己的人生
只要願意開始,都不算太遲,想改變自己的人生,雅筑也分享最重要的兩件事:「覺察」與「行動」。藉由「覺察」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處境:可能是性別上的壓迫、或是自我對於性別的意識也許和傳統社會文化觀點有些許不同,看見那些在生活細節中其實並不那麼「理所當然」的事情;而「行動」則是可以在自身狀態允許、可進行的範圍內試著微幅調整自己的選擇,更重要、同時也是更困難的,是我們如何斷開世代延續的傳統父權價值觀,停止重複那些過度壓迫、不平等觀念,讓我們得以重新示範給下一代,包含: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家中的每個人都是同等重要的)、母親個人的選擇也和孩子的一樣重要等等。我們不僅可以示範給孩子看,和孩子的互動也是創造新經驗的一環,要讓孩子有性別意識,我們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對話互動中,覺察、移除「性別刻板印象」,建構多元而富有彈性的人生角色,他/她們不需要受限於你出生的生理性別。
同時,我們也可以從重視「兒童權利」開始,重視兒童權利:「第一件事就是傾聽孩子,建構一個讓孩子可以安心表達自己的空間、讓他/她自在的成為他/她自己,未來他/她就有機會、也有能力去創造這樣友善的環境給他人。」雅筑也強調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深遠,即便未來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接觸學校、社會,但家庭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形成依附的第一個環境,家庭經驗不管正負向,都可能對孩子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
自我價值低落的部分原因,有時可能受傳統社會文化的框架與期待影響,當我們從小耳濡目染生活在這些帶著壓迫、不平等、過度窄化扁平的社會期待與性別刻板印象,他很容易潛移默化成為日常生活中我們許多可能以為理所當然的情況,我們很容易以為那是「唯一」一種生活的樣貌。
但作為一個人,其實人生可以有許多不同的選擇,當然也有機會為自己「開創」許多不同的路與風景,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有選擇、並願意嘗試改變,未來當我們若有機會/選擇成為家長,就有機會能帶給下一代不同的可能性。
文字編輯/蔡伃婷
本文整理自【想聊 EP.123 女性們活出自己,真的可行嗎?feat. 楊雅筑諮商心理師】,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