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人/媽很想聊 Cynthia、幼思職能治療所負責人 童童老師
你知道「錯誤溝通」也是種關係毒藥嗎?很多時候,我們與伴侶或小孩發生爭執,經常覺得自己已經好好溝通了,對方怎麼就是聽不懂?但如果你的溝通只是單方面說話,卻沒涵蓋到對方的需求,不就變成溫柔的講道理、威脅或說服了嗎?這次《媽很想聊》Podcast 邀請到幼思職能治療所負責人 童童老師,從腦神經科學面向剖析親子常見對話反應,提供爸媽不同情境下的溝通錦囊。
幼思職能治療所負責人 - 童童老師
本名童雋哲,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台灣大學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現任幼思職能治療所負責人。
專長涵蓋神經科學、感覺統合、兒童發展、職能治療與評估、教養諮詢、兒童情緒調節訓練、亞斯伯格特質兒童人際訓練、過動與注意力不足之評估治療。
好的溝通,要靠雙方一起完成
「有些家長跟孩子溝通,會以為只要把大人的想法跟孩子說,就是在溝通了,但其實對於溝通而言,『雙方』都很重要,也會是溝通成功與否的關鍵。」童童老師分享他觀察到的臨床案例,發現許多父母溝通背後的立場,其實是希望孩子「按照我說的話做」,但一方需求沒被滿足,結局就會跟預想的截然不同。尤其,有些孩子的自我意識很強烈,若雙方因此延伸出更大衝突,情緒就會越演越烈,難以平息。
在童童老師的新書《差一點就差很多的親子溝通術(全圖解)》中,他希望成人主動思考一件事:「你的溝通是為了讓孩子聽話,還是讓孩子『聽得進你說的話』?」對於家長經常陷入的溝通迷思,他認為,沒有一套適用全天下的「武功祕笈」,每人與生俱來個性不同,想達成的期望不同,當然也需因應當下情境,套用對應的溝通模式。
「對我來說,溝通要涵蓋到對方才叫溝通,雙方要一起完成期望的目標,必須考量彼此的感受和需求。」因此,在臨床上面對孩子時,他會先評估對方特質、對事情的解讀與認知能力,才會進一步採取合適的溝通方法。
從腦科學角度來看,溝通不能忽略「這件事」
在【想聊 ep.124】中,媽與臨床心理師 Kaitlyn 聊到大腦的神經多樣性,從腦科學角度來看,孩子許多看似奇怪的行為反應,其實並非單純不乖或叛逆,而是與神經作用息息相關。
對此,童童老師在書裡提出的溝通技巧「肯定句」,就以相關研究解釋了這個現象,他說,人類大腦的前額葉是專門用來偵測、修正錯誤的,但這項功能在 20 歲之前都還在發展當中。「可以想像在這之前,孩子比較難意識到錯誤、修正自己的行為,因為他的大腦本來就還沒準備好做這件事。」
然而他也提到,在 20 歲前,即便還在發展中,孩子的前額葉可以透過正向回饋知道、並延續「與目標達成相關的行動」,於是自然而然想繼續探索、重複這個行為。「這很有趣,所以我喜歡回歸最原始的反應,觀察他們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成因,才知道要從哪個部分來解決問題。」
了解腦科學對溝通的影響後,不難發現許多溝通出自於「期待值」的落差。童童老師舉例,許多人應該都聽過:「你態度怎麼會這樣」、「你這什麼態度」等話語,面對這樣的質問,孩子反應通常是「我態度怎麼了」,進而產生羞愧的情緒、甚至啟動防衛機轉,開啟一連串的戰鬥(爭吵)或逃跑(迴避對話)反應。
實際上,說出此話的當下,父母可能是希望孩子懂得自省、認錯,「但沒有把話講清楚,對方就無法理解,甚至實際去執行,」童童老師表示,「父母倒不如誠實描述自己的情緒,提出小朋友具體要修正的行為。」
好好說、好好聽的 5 大溝通技巧
如果你問,有沒有用一句話就讓孩子聽話的方法?童童老師的答案是:沒有。對他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而非機器人、輸入代碼就能快速行動。如果有選擇,相信每位父母都想好聲好氣的與孩子對話,偏偏講出的句子卻與期待有所落差,導致對話經常在生氣、告誡、冷戰,甚至無可奈何的循環中落幕。
對此,童童老師特別提出書中「讓你好好說,孩子好好聽」的 5 大溝通技巧,與大家一起練習日常溝通眉角:
給予選擇權:
我們大腦天生喜歡有選擇的情況,因為會提高生存機會,故當孩子遭遇困境,給予選擇的權利,就能讓他知道自己還有哪些執行選項。對小小孩或大朋友來說,每個人的選項也很不一樣,所以此技巧適用各年齡層,可提升孩子動機。提出肯定句:
如前述提及,20 歲前孩子的前額葉雖無法辨識錯誤,但在接收到正向回饋後,可以延續「與目標相關的行為」。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們可多以「肯定句」取代「不可以」等否定句型。同理:
當孩子有情緒時,若情緒沒有先緩解,很容易在啟動防衛機轉的情況下,導致「不僅問題沒被解決、親子關係的衝突卻越處理越擴大」的雙重障礙局面。因此,我們是否先提出「同理」句,協助孩子在處理事情前先緩解情緒,是很關鍵的一步。擴充彈性:
孩子的彈性能力尚未發展成熟,當事情執行到一半碰壁時,成人可提出換個執行方式以達到目標;若目標無法達成,除了「溫柔的堅持」已經說好的規則之外,更可提供彼此彈性轉換的想法,讓雙方都能接受、轉換情緒。順應邏輯:
此方法與成人平常的思考邏輯不同,也就是當孩子面臨困境,成人先不按照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而是了解孩子對問題的解讀、思考邏輯後,再順應想法提出解方。
童童老師特別舉例,之前在班上,有個孩子 A 遲到了,過不久,他看見氣急敗壞的媽媽帶著光腳丫的 A 走進來。經過了解,發現原來是因為換季,媽媽把舊的襪子都汰換掉,孩子卻堅持不肯穿新襪子,因為他喜歡「舊的」。於是,童童老師就順勢對 A 說:「你知道嗎?一雙襪子穿過兩次就會變舊的喔!」並將襪子重複套進他腳裡第二次,意外的是,A 開開心心的接受了。
「從這件事我發現,與其強加我的看法在孩子身上,不如從他的看法延伸出問題能被解決的方向,」他形容,「就像盲人摸象,每個人摸到的都是大象呀!只是我們各自摸到不同部位罷了。」童童老師認為,執行溝通的不單只有「我」,對方的看法、解讀、感受,都屬於溝通的一環。
他也特別提醒家長,溝通的練習很重要,但不用時時刻刻都逼自己一定要做到,先挑選生活中重要的情境,以一次處理一個問題為原則,「不然,真的太難、太累了。」畢竟,親子關係的建立不只是一時,彼此都心有餘力,才能走的更長遠,不是嗎?
在《差一點就差很多的親子溝通術(全圖解)》中,童童老師雖然主要與大家談親子溝通情境,實際上,回歸到每個人身上,「好好溝通」是一項對任何年齡都很重要的技能。若父母能從自身做起,好好說話、好好傾聽,除了能讓家庭關係更和諧,也會幫助孩子培養終生受用的能力。
我們不用做很大的改變,一小步、一小步慢慢走,關係就會有所變化。
文字編輯/詹玟諭
本文整理自【想聊 EP.140 溝通:差一點就差很多 feat. 童童老師】,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