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曾宥儒,Y2 社會影響力人才培育計畫第四屆參與者
參與 AMI 國際蒙特梭利 6-12 歲主教的培訓,轉眼來到第五個月課程的尾聲階段。如果要小結心得,我覺得培訓「一面是成人學習者的修煉之路;一面是把自己回歸小孩,學習『如何學習』的成長之路」。
為什麼宇宙教育只專屬於 6-12 歲的孩子
一開始我抱著想知道「從理論到實踐」的學習期待,以為課程會著重理論的講課與討論,輔以各領域的教學實作。心中想像的比例可能是 60:40,但實際似乎更接近 30:70。我們花大量的時間,觀看培訓師做各領域的示範工作與教具,書寫大量筆記與作業。那時我想起修過 0-3 歲和 3-6 歲課程的同學說:「6-12 難,因為年齡段是前兩個的兩倍,培訓的量一定也是兩倍!」
現在回頭看,龐大的內容除了因為小學確實有六年,但真正原因或許是小學培訓想要傳達的重點之一:為什麼宇宙教育只專屬 6-12 歲的孩子?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打從心底,就想知道更多事情的原因與關係,也想要形成自己的想法與判斷——這是他們的需要,也是他們外顯出來的特質。在他們前六年(0-6 歲)透過大量感官認識這個世界後,現在的他們可以進一步用「心裡的雙眼」,去想像更多這個世界運作的機制。正因如此,這是一個極度適合『播下大量文化與知識種子』的認知發展階段。」
重讀一次「小學」,發現自己過往的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實際走過一遭,才能理解為什麼小學培訓需要涵括八個學科領域的內容,而又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單元。也是開始上課後,我才明白真正的考驗不在於這些知識量,而是難在如何運用這些知識。
第一關修煉,就是重新學一遍這些內容。過去的自己是以考試升學為目的在學,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這些內容。印象最深的是培訓上到地理「風」的章節時,我突然意識到上這堂課前,我竟然回答不出為什麼地球上會有風!對我而言,培訓等於是用不到一年的時間,要把小學六年的東西學起來。
作為一位成人學習者,這是一種身心考驗,要接受自己無知,也要開放自己去重新學習以前會感到害怕的領域。
這也帶來第二關修煉,就是當自己身為成人知道這些知識時,要抑制自己想把自己所有會的、知道的一切變成上課內容帶給孩子。這件事情聽起來簡單,就是每個大人都會說的「要讓孩子自主學習」,但當大人自己不小心太起勁時,就變成大人自己一支獨秀。我才發現,原來常常聽人說「蒙特梭利成人是『引導者』,而不是教師」這件事,其實是門高深的藝術。成人要能信手捻來一些知識的啟發點,幫孩子引上一條可以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的道路。就如蒙特梭利說的:「教導細節帶來困惑,建立事物之間的關係則帶來知識。」——這是我非常喜歡,也覺得需要時時提醒自己的一句話。
經歷這個培訓的過程,我也像回到了小學一樣,體驗了一遍蒙特梭利小學的學習過程。我們分成小組,做討論、做小書、練習示範。與每個和自己不同年紀、不同經驗、不同特質的同學合作,我們會從坐下來,彼此大眼瞪小眼,看起來不知道該從何開始的狀態裡,慢慢地形成討論(甚至辯論)。在群體裡出現領導的角色、每個人有自己可以發揮的地方。這樣的過程讓我意識到,
我們不就是希望讓孩子經驗像我們此刻的過程嗎?混齡、交流、討論,形成共識或是做出判斷的時候,其實涉及了許多的認知、社交、合作能力。這些很隱微的要素,就是這樣默默在發生...而這些其實正是伴隨一個人成長最重要的事。
隨著工作與學習的累積,一步步了解「人類傾向」
上了大約一半的培訓時,我工作的單位也正好舉辦教師增能的蒙特梭利小學教育工作坊。同時經歷這兩個歷程,我覺得自己好像比以前更了解「人類傾向」這個概念。以往我大都是經由文本或是不同講座中零散地理解,但隨著培訓與工作的經驗,我從回顧自己理解這個概念的歷程開始,到參考培訓跟活動中講者的分享,整理了一篇文章《蒙特梭利的人類學視角:從人類需求、人類傾向與發展階段重新思考教育的意義》。在文章發佈後,很驚喜地收到來自教學現場老師對這篇文章的正面回饋!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也很感動,讓我看見自己在蒙特梭利後勤推廣的工作領域帶來的價值。
我服務的 TMEC 政大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同時也有一個重要計畫——「可負擔的蒙特梭利教育計畫」,致力於協助公立中小學轉型為蒙特梭利實驗學校。這兩年看著學校從零開始申請實驗計畫、進行各種校內外的協調和溝通、到開始成形蒙特梭利班級,外人看來可能只是外在硬體設備的不一樣,但作為與學校對接的窗口,我可以理解學校、老師所承擔的壓力。真正進到教室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況時,看見孩子自在地與其他同學一邊工作、一邊交談,教師開始創造出一種不同於以往的學習氛圍,真切感受到老師們在呼應孩子的社交發展需求和人類傾向之下,所做出的嘗試和努力。雖然一切還未臻成熟,但我知道,我們都正走在一條改變教育的路上。
如今回頭來看,培訓時間約莫三成為理論課程,七成為教學實作。理論的部分看似不多,但實際上是要隨著成人持續反思,以及和孩子的實際工作中慢慢發酵,最後,再透過七成的實作內容,把一切串連起來,帶給孩子真正的教育意義。除此之外,另外一大收穫就是自己走過一遭後,知道一切的學習都是需要時間等待的,需要背後有來自「學習者」本身的學習動機去驅使。
面對現在正在探索世界的孩子,成人能做的,就是支持他們接觸得多,嘗試得多,對錯誤友善,享受自己的所有體驗。
曾宥儒,Y2「社會影響力人才培育計畫」第四屆參與者,2021 年接受 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6-12 歲主教培訓。現擔任 TMEC 政大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研究專員,TMEC 致力於蒙特梭利教育推廣,並透過「可負擔的蒙特梭利教育計畫」協助公立學校轉型為蒙特梭利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