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家長,你是否想過,在孩子第一次上小學或幼兒園時,為何他們會哭泣或鬧脾氣?
原來,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主要照顧者,也是他們的全世界。如果沒妥善處理好這樣的分離焦慮,讓孩子知道分開「不是永遠的」,就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生活狀態,還有未來的獨立性。
成人可以怎麼做?
通常 3 歲左右的孩子可以比較清楚的理解「分離與焦慮感」,分離對他們來說還是有壓力的,但他們對分離也有些期待。同時,他們的語言發展相對成熟,可以更清楚成人的解釋並表達自我需求。因此,成人若能保持一致性的說詞與態度,如在說好的時間內準時出現,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
培養「物體恆存」的概念,明白雖然感官無法察覺一個物體,我們還是知道它是存在的。 舉例來說,尚無「物體恆存」概念的孩子會認為:我看不到媽媽,我聽不到她的聲音,摸不到她,聞不到她的味道。這就表示媽媽不存在或永遠不見了。
而有「物體恆存」概念的孩子,有能力在心智裡為真實物品建立內在符號或表象,也就是說,孩子能夠在心智裡象徵性的想像一個自己看不到的物品,所以五感偵測不到的物品或對象對他們來說,就不是永久的消失。
「皮亞傑」與「蒙特梭利醫師」都提倡成人可以透過環境,來幫助孩子的發展。其中,我們可以從一些簡單的遊戲開始,例如跟孩子玩「出門一下就回來」的遊戲,把孩子留給爸爸或讓孩子覺得安全的照顧者,跟孩子說你要出門了,並從 1 分鐘開始慢慢拉長分離時間,讓孩子重複體驗看不見媽媽,媽媽又會再度出現的狀況。
【延伸閱讀】媽媽沒有不見!關於孩子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其實是正常的
孩子的分離焦慮通常會在 4 到 7 個月的時候會開始呈現,在 10 到 18 個月左右達到高峰,並在 2 歲到 3 歲結束。但也有孩子在年幼時會跳過「分離焦慮」的階段,到 15 或 18 個月才開始經歷。 而分離焦慮有時會導致孩子不想自己睡、抗拒去學校,或在家也很黏人。父母可以做的,便是引導他們建立「 物體恆存 」的概念。
將概念建立好,就能讓孩子知道:媽媽沒有不見,只是換個方式陪伴你們。
【延伸閱讀】為孩子建立好的依附關係,也與過去的自己重修舊好
Podcast 腳本/Cynthia
文字編輯/詹玟諭
本文整理自【蒙特梭利小短篇 EP.25】,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