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人/媽很想聊 Cynthia、《職能治療師媽媽OT莉莉練肖話》OT 莉莉與 Michelle
OT 是指「職能治療師」Occupational Therapist,許多人以為身體發展、肢體功能受傷或出現狀況的時候,才需要尋求「職能治療師」的幫忙,協助病患復健、使用一些專業器具幫忙病患做動作練習。但其實職能治療師的角色不僅止於此,更是要幫助病患重新找回獨立生活的可能。《媽很想聊》這次邀請到《職能治療師媽媽 OT 莉莉練肖話》的 OT 莉莉與 Michelle,來跟大家聊聊職能治療師的育兒日常!
職能治療大解密
「職能治療」如果仔細了解,會發現涉及的面向很廣且生活化,其中又分成三個主要的領域,「生理的領域像是燒燙傷的病患,我們協助他們治療;再來是小朋友早療的領域,比如現在常見的自閉症、腦性麻痺等等的孩子;以及心理疾患領域,比如說躁鬱症、憂鬱症,或者是精神分裂症等。」身為職能治療師的 OT 莉莉,特別強調職能治療關心的是「一個人如何在社會中生活」。
也因此,只要跟生活有關的事情,從喝水到走路、從小孩到長輩,這全部都是職能治療師關心的範圍,OT 莉莉提到:「我們自詡,是醫療跟生活之間的橋樑,希望每一個人,不管你有障礙,或者是什麼樣的狀況,我們都能夠幫助你,過你想要的生活。」這也是OT 莉莉特別為 0-7 歲孩子的父母、老師以及成人所設計的《好好生活》課程的核心:Quality of Life。
「這並不是指生活都要用最好的才是有品質,而是讓你找到生活上的平衡,你想要做的事情都做得到,這才是我們覺得一個好的生活品質。」
在生活裡感到舒服,包含生理和心靈,都可以自在,這也才是職能治療的目的與意義。
以 Quality of Life 為目標
職能治療師媽媽的育兒日常,當然也是以 Quality of Life 為目標。OT 莉莉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我們很早就給孩子拿玻璃碗、瓷杯,在他人眼中可能覺得很殘忍,但我們而言,如同蒙特梭利也強調的,他年紀到了、力量到了,就要讓他去試。」即便打破也是種學習,是一種經驗學習,學習怎麼收拾、怎麼處理,最重要的是讓他「自己來」。
像孩子小的時候餵他吃東西,目的除了不要讓孩子餓到,其實也希望在示範吃飯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學習到如何用湯匙進食。從鼓勵孩子「自己來」的角度看,就可以試著給孩子一支湯匙,家長餵一口、孩子自己用湯匙吃一口,雖然可能會花更多時間,但對孩子的生理及認知發展也會有幫助。
「我覺得這個概念跟蒙特梭利也是相通的,當孩子年紀到了、有能力了,家長要做的,就是準備好環境,像是適合孩子身高的櫃子、工具,他就可以自己完成任務。」Michelle 也分享,有時候家長預備好環境,卻因為自己很急,不停打斷孩子在進行的任務,這樣反而會破壞環境,讓孩子跟家長都充滿壓力。
善用 PEO 理論,改善生活品質
OT 莉莉的新書《好好生活:職能治療師爸媽從生活中淬鍊的教養心流》,當中的主軸 PEO 理論(People-Environment-Occupation),就是很好的工具,協助家長從關注「人-環境-職能」三個面向,來調整自己與家庭的生活。
P 是個人的部分,強調關注個人的能力,「比如孩子剛出生只會哭,那他就是有哭的能力,我們知道他的能力在哪裡,就不會勉強他要開口說話。」除了生理的能力,也包含心理的能力,像是情緒調節、同理心等等。
E 是環境,主要關注如何透過小小的行動來改善環境,比如在孩子用餐時,可以將養生膠帶貼在地上,解決孩子吃飯掉滿地的環境打掃問題——用環境來引導孩子促進個人能力的增強。
O 是 Occupation,針對情境底下思考要進行什麼樣具有意義的活動。
說來容易,執行起來卻不簡單,OT 莉莉分享自己的心法:「如果你以 Quality of Life 為最終目標,就可以盤點一下一整天的行程,比如照顧小孩,那就看看哪些環節可以不要太用力,應該要調整生活的步驟、工具、環境任務等,讓你在能力、資源所及的狀況,達到平衡。」自己能自然願意地去做,使用準備好的環境與工作,並且是做得到的,那就是所謂的職能,也就更能促進想要去做的動機。
【延伸閱讀】淺談蒙特梭利動作教育與認知發展
文字編輯/蔡伃婷
本文整理自【想聊 EP.85 職能治療師助好好過生活】,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