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不簡單!

對談人/媽很想聊 Cynthia、臨床心理師Kaitlyn Kuo PsyD

Neurodiversity,在台灣翻譯為「神經多樣性」,由澳洲社會學家 Judy Singer 於 1998 年提出來的非醫學統稱,泛指因為大腦的神經差異,而有不同運作模式的一群人,包含有「自閉症」、「讀寫障礙」、「妥瑞氏症」等等的少數人口;近年來西方國家公共場合也越來越多人呼籲,透過這個概念轉換看待他人的方式,給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媽很想聊》這次就邀請到美國加州臨床心理師 Kaitlyn 來跟我們分享她對這個議題的看法和觀察!

(Photo by Meo on Pexels)


臨床心理師 Kaitlyn Kuo PsyD

Kaitlyn Kuo PsyD 是一位在加州執業的臨床心理師,同時也是 Soulidarity Therapy 的創辦人。她專門為亞裔美國人和其他移民家庭提供多元文化的心理治療,特別是處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親密關係問題和情緒困擾。郭博士持有加州執照,擁有超過 15 年的臨床經驗,並且是經認證的眼動脫敏再處理(EMDR)治療師與督導。

她最終目標是幫助邊緣化社群克服文化、系統和歷史創傷,突破世代傳承的創傷,幫助他們實現財務自由和心理健康。她精通英語、中文和台語,能夠為多語言背景的客戶提供心理治療服務。此外,郭心理師還經營著一個 YouTube 頻道,目的在回饋社會,推廣心理健康。她希望透過這個頻道,向廣大的華語社群傳遞最新的心理健康資訊,讓更多人能夠輕鬆獲得這些寶貴的資源。


我是神經多元族群的一份子嗎?


「神經多元族群的大腦發展和多數人不同,總人口約占全球百分之二十左右,但他們不是病人,就是運作機制不同。」不過正因為這些差異,神經多元族群會遇到比一般人更多的發展障礙,心理壓力、情緒處理的狀況也會比一般人還多。Kaitlyn 也分享自己的經驗,通常孩子發展到三歲左右已經可以看出端倪,如果有遲緩、發展障礙的狀況,就會建議家長要帶孩子進行早療。

聽到「早療」兩個字,許多家長就會擔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但早期的診斷與治療,其實都是為了提供孩子更合適的幫助及教育方式。「例如說有自閉族群的孩子,對聲音、光線敏感,那就要提供給他們放鬆、小班制的環境,慢慢引導跟他人的互動。」不過即使有提早治療,神經多元族群還是可能因為對事情的反應、敏銳度與他人不同,而承受較多的心理壓力。

對此,Kaitlyn 也表示,作為親友最重要的就是「陪伴他們成長出在生活上的適應力」,很多人覺得吃藥可能有幫助,但卻無法從根本解決生活的困擾,必須先學會如何跟自己的大腦工作,了解遇到的實際困難後,再想想可以怎麼改善。「學校也是首要提倡神經多樣性的地方,如果可以創造更多元包容的環境,孩子也就能在沒有太多壓力的狀況下,找到和自己生活的方式。」


幫助孩子和「大腦」溝通

(Photo by Yan Krukau on Pexels)

學校的環境有很多「規定」,比如上下課時間、限制你上廁所喝水的時間,這些可能跟原生的生理需求不符,就會有來自大環境或是社會的壓力,有時候壓力也來自於對自我的「期待」,期待成為社會認可的模樣,卻在過程中喪失自己獨特的樣貌與特質。「家長可以共同學習,在保護孩子的同時,一起長出面對生活的能力,孩子要有人一起練習,才有努力的動力。」

Kaitlyn 也分享自己喜歡問孩子:「你覺得你可以做什麼?」在這樣的提問下,其實可以激發孩子的創意,在規則、生活習慣的建立上,也不會總是家長提出,而有上對下的拉扯,孩子也有認真思考,問題與需求才會真的被看見跟重視;家長的心態調整也很重要,面對孩子的特殊需求,應該要學習接納社會框架底下的不完美,並與孩子一起成長和尋找解決方案。


簡單肢體操作,刺激大腦找平衡

(Photo by Cliff Booth on Pexels)

至於在實際的治療上,也會通過刺激左右大腦,幫助人們處理情緒和創傷,並建立正面自我概念。「左右腦分別掌管理性跟情緒,有時候情緒上來,可以透過思考情緒的發生、身體姿態的調整和運動,對大腦進行刺激,活化過後就可以比較平衡。」Kaitlyn 提到邏輯上聽起來簡單,但因為大腦是相當複雜的器官,也因此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和對方建立信任,從很小的事件出發,重新建立對自我正向的狀態,才有機會改善生活的挫折或障礙。

在建立信任的同時,Kaitlyn 通常也會為了刺激左右腦,而要求個案在分享時邊左右來回走動,或是用手示意個案眼睛移動的方向,透過左右腦的刺激,達到穩定及平衡的效果,情緒平靜下來,也才能用新的狀態看世界,也才有可能收獲不一樣的結果;而在家庭衝突關係中,Kaitlyn 則建議可以透過擁抱、或是散步與調整呼吸,來緩解情緒,並給彼此一點整理的空間。

大腦是非常神奇且有能量的器官,雖然大家的運作機制不同,但是大腦的適應能力很強,儘管有原生的發展障礙,都可以透過後天的學習改善,比起「我的大腦與他人不同」的標籤,更重要的是如何了解自己的大腦,在人生挫折或低潮的時候,找出自己大腦的工作模式,只要願意嘗試就可以改變,也許有機會描繪出不一樣的未來。

文字編輯/蔡伃婷


本文整理自【想聊 EP.124】你認識神經多樣性嗎?feat. Kaitlyn Kuo 臨床心理師,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