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人/媽很想聊 Diane、小森林兒科診所 祁孝鈞院長
為什麼孩子開始上學後,就常常生病?當小小孩第一次離開家,進入托嬰中心或幼兒園時,許多爸媽遭遇的新挑戰,不外乎是孩子接觸到了新環境、新朋友,變得更容易生病,還因此傳染給家庭其他成員。這次《媽很想聊》Podcast 邀請小森林兒科診所院長 祁孝鈞醫師,親自分享幼兒常見疾病、日常預防措施,並為家長揭開幼兒的發育迷思!
小森林兒科診所 祁孝鈞院長
現任小森林兒科診所院長,祁醫師同時也是兒科醫學會基層醫療事務委員會的副執行長,曾榮獲林口長庚醫院年度服務優良醫師、《嬰兒與母親》全國小兒科好醫師,並被評選為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獲獎院所。
專長為兒童一般疾病或相關感染症、腸胃疾病、過敏性疾病,同時致力於兒童疫苗、嬰幼兒與兒童發展評估及健康篩檢。擁有多年豐富經驗的他,是新竹地區家長們的強力後盾,照顧整個大新竹地區每一位孩童。
孩子的免疫力變化,家長如何判斷?
孩子進入新環境,真的會經常生病嗎?對此,祁孝鈞醫師說明:「一般而言,每人的年平均感冒次數,大約是 8 至 12 次,所以我們常常會開玩笑說『更新病毒』,上個月更新完,這個月又更新一次。」他分析,若每次感冒週期約為 10 至 14 天,期間看了三次診,一年的就診次數可能就上看 30 至 40 次。從健保資料庫來看,零至四歲孩童的平均就醫次數又居於最高,約為 40 幾次,可見孩子上學後,感冒次數真的比較多。然而他也呼籲家長不用擔心,四至十歲以後,等孩子慢慢形成免疫力,平均就醫次數會再降低。
如果孩子不小心被感染,該怎麼判斷他的免疫力是否出問題?針對許多家長的擔憂,祁醫師提出「一二三口訣」,作為日常觀察標準:
一年有「一次」以上全身性感染,例如腦膜炎。
一年有「兩次」嚴重細菌感染,例如蜂窩性組織炎、中耳炎、肺炎等。
一年有「三個」不常見:分別為不常見的部位感染,例如腦、肝、腎;不常見的菌種感染,例如綠膿桿菌、結核菌等;不常見的感染嚴重度,例如一般感冒演變成肺炎、鼻竇炎等。
祁醫師提醒,若家長於一年內發現以上任一項感染條件,就要注意小朋友是否有免疫力問題。他補充,大部分發現感染的時機,皆以診所就診居多,若兒科醫師評估感染嚴重,也會進一步將孩童轉移至大醫院。
幼兒常見疾病有哪些?如何提前預防?
孩子生病了,作為家長肯定焦急又心慌!祁醫師特別整理三種幼兒常見疾病,提醒家長進入冬季,特別是十二月至隔年一月期間,需小心防範以下疾病:
流感:重症機率高,相關感染包含肺炎、心肌炎、腦部感染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就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而言,因病毒容易跑到氣管裡,造成氣管與肺部發炎,發燒機率高,嚴重甚至會影響呼吸。祁醫師提醒,根據疾管署公告,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公費流感疫苗已擴大提供全國 6 個月以上之民眾接種,他呼籲全家大小尚未接種者,主動保障自身健康。
腸病毒:常見特徵為發燒、嘴巴出現紅點或破洞(喉嚨後方)、手足口症等。祁醫師建議,孩童看診後應休息一週,然因病毒會於腸胃停留至少六至八週,故還是有機率傳染給同學、家人,周邊人皆需多加留意。
肺炎鏈球菌:此為感染肺炎、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細菌,祁醫師分享,肺炎鏈球菌的公費疫苗,於孩子第 2、第 4 與第 12 個月可免費接種,而第 6 個月則需自費負擔。
針對以上三種幼兒疾病,祁醫師表示,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從內、外兩方面留意孩子的健康狀況。「就內部而言,可以主動帶孩子接種疫苗,雖然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經過適當休息、治療後都可獲得改善。」此外,他也特別提醒家長,要多留意孩童本身的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問題,預防勝於治療。
就外部而言,祁醫師認為,除了教導正確戴口罩、洗手方式,也要注意孩子的生活習慣,例如飲食方面,可多補充富含益生菌、鋅、維生素c食物;睡眠方面,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建議,學齡前兒童應睡 10 至 13 個小時以上、國小孩童睡 9 至 11 個小時以上、青少年至少睡 8 至 10 小時為佳。雖執行上較困難,家長可彈性調整,或於睡前以靜態儀式如洗澡、唸故事書,培養孩子的入睡習慣。
兒科醫師揭 5 大常見幼兒發育迷思!
Q1:請問祁醫師對於孩童使用 3C 的看法是?一點點也不建議嗎?
A: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AAP)建議,18 個月以下應完全避免電視、手機的使用。他們認為,小朋友應該去接觸真實的世界,實際到公園摸摸草地、觀察動物、摸摸花草。透過與自然環境接觸,會使孩子的觸覺、聽覺感官,與經驗相互連結。我個人認為,二至五歲後的孩童就可以稍微使用,但每天不超過一小時,且要特別注意的是,即使是挑選過的素材,仍可能使孩子的發展受限。
Q2:現代的含糖食品、飲料及加工食品很難完全避免,有沒有哪些是孩子可以偶爾吃、哪些是絕對要避免的?
A:現在的含糖食品有分天然糖分與人工糖分,天然糖分包含各種水果、天然優格,這種原型食物我們是鼓勵孩子攝取的;但人工糖分或加工食品,如糖果、餅乾這一類則要避免,因為會減少孩子對原型食物的攝取需求。而許多市售標榜百分之百的果汁,含糖量仍然是過高的,可能增加孩子的蛀牙風險,也缺乏蛋白質或纖維素,營養價值少。若真的想讓孩子嘗試,家長可自行打果泥取代果汁。
Q3:家中料理有時會用酒精調味,是否會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
A:我比較不鼓勵孩童吃含酒料理,酒精加熱雖然會揮發,還是可能有酒精殘留,對發育中的孩子造成傷害。常見含酒料理包含提拉米蘇、麻油雞、薑母鴨等,都請儘量避免。
Q4:孩子不願意吃飯,飯量好少怎麼辦?
A:這一題可能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其實發育這件事,與內分泌、腸胃、口腔吞嚥能力、營養方面都有關,表層的問題是不吃飯,實際上牽涉到很多層面,需要時間觀察。若要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我們通常會看同年齡孩童的「百分比對照表」,落在 3% 至 97% 都算正常,而在此範圍之外,或百分比產生過大變化,皆需特別留意。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訂定一個用餐規則,例如用餐地點、時間或食材類別,並讓小朋友選擇自己要吃什麼;用餐過程則維持中立態度,避免生氣,也不以特別誇張的態度稱讚孩子;嘗試新食物時,尊重小朋友的選擇,不強迫他吃完,或吃下不喜歡的食物。總結來說,我認為解決孩子的吃飯問題,需要多方協助,現在兒科其實也偏向提供較全面的照護,包含與心理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專業合作,幫助孩子進行更完整的評估。
Q5:老師說我的孩子有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發展遲緩怎麼辦?
A:在臺灣,臨床醫師常用的 SNAP 兒童注意力量表,以臺灣地區六至十三歲學童的表現作為評估標準,若家長被通知孩子有發展遲緩症狀,可先上網自行評估,再進一步諮詢兒科醫師。其中,評估項目包含:孩子常弄丟工作或活動上必須的東西、常受外在刺激而分心、無法專注於細節等。自 2024 年 7 月 1 日開始,政府也有補助兒童發展篩檢服務,相比問卷評估,此服務更著重於兒童「實際」的行為表現,像是走路狀況、手拿積木姿勢等,讓兒科醫師能實際觀察,深入了解小朋友在該年齡階段是否有行為異常。
作為爸爸媽媽,在育兒路上真的會有許多徬徨失措。透過祁醫師詳細的分享,相信大家在幼兒的健康照護上,可以更了解如何預防、應對常見疾病,並以平常心引導、看待孩子的發育,從容應對育兒挑戰。
文字編輯/詹玟諭
本文整理自【想聊 EP.145 幼兒上學後必知:小兒科醫生教你安心應對幼兒常見疾病 feat. 兒科醫師祁孝鈞】,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