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中學——蒙特梭利辦學路,論壇精采回顧

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是各國辦學者共同的最大心願!
教師節的週末,臺灣有許多老師沒有休息,而是參加了一場論壇,殷切的想了解與我們地理較為接近、文化較易理解的亞洲國家,如何透過蒙特梭利,引導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培養面對未來的能力!

02.jpeg

與來自亞洲的教育者「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從小學到中學—蒙特梭利辦學路」國際論壇,於 9 月 28、29 日舉辦,由 TMEC 政大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會中邀請來自澳洲、菲律賓、香港等五所學校的資深蒙特梭利實務工作者聚首臺灣,分享由小學延伸至中學的辦學經驗,超過 80 位來自體制內外的老師、教育工作者、與家長與會。

03.jpeg

TMEC 計畫主持人,同時也是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的鄭同僚教授提到:「蒙特梭利教育的強項之一,在於善用混齡教學引導孩子自主學習,這些特質,正與我國新課綱追求『自動好—自發、互動、共好』一致,很值得交流學習。」

Y2 執行長暨創辦人杭容宇則分享她個人經驗:「在成為一位母親後,我開始接觸教育,進而認識了蒙特梭利的理念,獲益良多,但我們希望不只有自己,而是更多的家庭與孩子,都能受到這樣好的教育的啟發與協助,因此成立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現階段,基金會希望透過推動『蒙特梭利公共化』,讓更多人有機會選擇與接受蒙特梭利教育。」

此次論壇,鄭教授也有兩個特別的期待,「第一引進先進的經驗。2014 年實驗三法通過後,小學階段蒙特梭利發展蓬勃,但中學仍多為小規模的嘗試與摸索。論壇主講學校與臺灣同樣位於亞洲,環境、文化等面向較為接近,透過他們已走過的經驗,相信能為臺灣的蒙特梭利在地發展,提供更為貼近的參考。」第二點,鄭教授感性地提到:「近年地球暖化、種族衝突、意識形態爭議等重大問題,已超越單一國家能解決的範疇。曾親身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瑪麗亞.蒙特梭利,深知教育對人類和平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和平教育』成為其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支柱。我們希望不同國家的教育者能更常交流,成為一個互相協助的團隊,一起將『和平教育』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大家一起走,能走得遠、走得穩。」最後並以孔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為論壇拉開序幕。


學生、家長、學校,緊密合作缺一不可

論壇首先,由來自香港 IMS 國際蒙特梭利學校(International Montessori School)斯坦利校區負責人亞當.布魯姆菲爾德(Adam Broomfield),分享在一個都會型的城市,如何致力成立一所蒙特梭利中學的經驗。IMS 自 2016 年開始,展開為發展蒙特梭利城市青少年計畫的討論與調查。

身處步調快速的國際性都市,他們不斷思考什麼是孩子面對21世紀需要的能力。但這些問題,不能只是辦學者自己的想法,IMS 重視與家長及學生的討論,因為他們是教育成果,最直接的關係人。而亞當也不諱言:「家長的社會的認同,是最困難的地方。教師的高專業度是信任的基本,此外,也必須花時間去了解孩子與家長的期待。我們會在校外舉辦像 coffee chat 的活動,讓家長不是被動的來聽講,而是與學校平行的,能放鬆與我們分享孩子在家的狀態,與他們真實的想法。唯有家庭與學校合作,孩子的學習才有可能完整一貫。」亞當也補充:「辦學過程中,還會遇到許多複雜的行政手續,當學校要在教學理念與政府規則之間尋求平衡時,家長與學生的支持,就是其中重要的力量。」IMS 中學部目前已進入最後法規審查階段,學生與家長,是陪伴他們走過三年籌備最大的支持。


瞭解自己,是人一生的重要任務


卡羅.卡瑞諾(Carlo Carino)是菲律賓將近50年的蒙特梭利學校 MMCSFI(Maria Montessori Children’s School Foundation, Inc.)的行政負責人,學校有 400 位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孩子。談到教育目標,他說:「我們希望培養,真正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並有足夠自信說『我知道我是誰』,並勇於展現自己不同的孩子。」如果有一天,他的畢業生能很有自信的說:「中學階段,我學到了瞭解我自己是誰」,這就是卡羅身為一位辦學者,最大的欣慰。

幾位 MMCSFI 中學部的學生,這次也與卡羅一同前來觀摩臺灣的實驗教育。其中,下個月即將滿 17 歲的漢娜.岡達(Hannah Canda),原本在一般小學就讀,12 歲後才因父母安排進入蒙特梭利學校,也分享了她如何從一開始的抗拒,到後來愛上「上學」:「學校開放的氛圍,以及老師與同學間的緊密互動,給予我很大的安全感,讓我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嘗試自己想要的學習。」而蒙特梭利的混齡教學,也讓漢娜在與年齡較小的同學互動中,學習到類似責任感與同理心的經驗,她俏皮地說,「也許也是種督促自己要做個好榜樣的心情吧。」

今年 6 月,漢娜成為 MMSCFI 第一批邁入大學的畢業生之一,問她升學過程中是否遭遇困難?她回答:「雖然隨著年紀漸長,課業也越繁重,但我很享受並熱愛這個過程,這也是以往學校未曾經歷的感受。」她也為其他同年齡的孩子提出建議:「享受並保持對學習的熱情,並要緊密與同學與老師互動,遇到困難時,不要害怕提出與大家討論。」漢娜的分享,讓我們看見,蒙特梭利環境給孩子足夠的陪伴與信任,讓他們認識自己、瞭解自己,讓孩子在人生的航道上,不致迷失、隨波逐流。


不變的堅持,讓學校成為社區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澳洲的 Elonera 蒙特梭利學校(Elonera Montessori School),位處新南威爾斯的臥龍崗(Wollongong),是 Wodi Wodi 原住民部落的居住地。Elonera 成立於 1987 年,當時是一所小型社區學校,經歷了超過 30 年的發展與變化,才有了今日的樣貌。

04.jpeg

校園就在美麗的山海之間,與社區相處緊密。講者艾利克斯.伊娃努(Alex Ioannou)為 Elonera 高中部主任,她出身的地方距離學校僅 20 分鐘車程,對在地有許多感情。儘管環境優美如畫,但辦學仍如許多先進遭遇同樣問題,「長久以來,我們都在面對與處理蒙特梭利理念與當地教育法規之間的關係。一開始非常困難,政府不一定很支持,我們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建立信任。30 年來,社區的樣貌與產業有了許多變化,但學校仍堅持理念,陪伴社區與社區的孩子成長。至今,學校成為社區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辦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堅持做下去,就會看到成果。」

關於學校的青少年計畫,艾利克斯也提到:「青少年擁有挑戰『人的天性』(the human tendencies)的力量,在處理這些緊張關係時,我們將目光專注於『成為成年人』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藉由預備好的環境幫助孩子成長,其中就包括有意義的工作,以及環境中的成人與社區。」同時,她也看到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融合的地方,受到來自日本、中國等的影響,可以好好把握這樣的環境,讓孩子學習在多種文化下,找到自己的身分認同。


讓社區的長者,成為孩子成長的陪伴與資源


另一位來自澳洲的講者琵琶.米羅伊(Pippa Milroy),為 The Hills 蒙特梭利學校的高中部主任。關於澳洲蒙特梭利學校如何教育中學階段的孩子,她談到一個新發展趨勢,「有一所蒙特梭利中學和老人安養中心在一起,因而為青少年帶來很多豐富的學習機會。」漸漸老化的臺灣,特別是鄉村有很多老人家,我們的學校確實也可思考,如何讓社區的長者,成為孩子成長的陪伴與資源。

The Hills 的中學課程已發展 9 年,琵琶也分享她的經驗:「辦學過程一定會遭遇很多困難與調整,但一些關鍵要素不會變,比如 Hills 的三個核心就是社群、場域、與有意義的工作。儘管過程千頭萬緒,但永遠都不要忘記回頭看這些重要的原則,並停下腳步思考。最後,琵琶也提到:「蒙特梭利不是極端或另類教育,而是一種理想的方式,我們在做的,就是努力讓這個理想成真。」


師資、師資、師資,學校的重要關鍵


菲律賓的 Abba’s Orchard 蒙特梭利學校,是一所有 20 年歷史的學校系統,提供從嬰兒(14個月大)到青少年(18歲)階段的蒙特利教育。兩位創辦人克里斯與安.巴拉梅達(Chris and Ann Barrameda)最初是希望為自己的孩子提供真正的蒙特梭利教育,在菲律賓南部的一個城市布基農省(Bukidnon)成立第一所學校開始,至今發展成為在全國擁有 13 個校區、近 1500 名學生的學校系統。

IMG_1222-2.jpg

克里斯提到,對辦學來說,師資永遠是關鍵,許多人好奇,Abba 這麼多的學校,如何兼顧品質?他回答:「我們要尋找真心熱忱與關心孩子的老師,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與培訓,讓他們做好心理的與專業上的準備。此外,也要給予老師信任。每一所 Abba 學校都有與我們工作幾十年的老師,能最好的掌握提供給孩子的教育,符合我們辦學的理念與家長期待。」安也呼應前幾位講者提到「準備好的環境」:「孩子天生就會自主學習。家長說明會時,有時父母會帶孩子來,當我們在談話時,只要環境準備好了,你會看到孩子自己在空間中探索、學習。」用心關注孩子天性的需求,準備好、並滿足他—這也是兩天的論壇中,講者們不斷提及與強調。


在中教與高教運用蒙特梭利思維,行得通!


除了台上蒙特梭利辦學者們的分享,臺下的交流,也同樣精彩!參加論壇的國中數學老師張嘉玲,提到講者們分享許多蒙特梭利中學課程案例—將不同科目整合在一個大主題下發展的專案學習,在一般國中較難採行,但仍可利用她導師班級的彈性時間,與學校現有資源,設計孩子可參與的活動,比如每週一次一起在廚房備餐用餐、帶入手做內容與學生一起嘗試微型經濟…孩子可經由這些機會,學習合作、溝通、自主解決問題等能力。嘉玲老師說:「這些能力或許無法透過分科考試被評量,但卻能在孩子面對各種挑戰時—無論是學業或生活上的—為他們的心理做好準備,這是他們可受用一輩子的能力。」

體制的轉變不是那麼容易,嘉玲也鼓勵其他老師:「不要只看到體制學校的限制,而是專注在我們現有資源可如何運用,把『學習』變成一件有趣、讓孩子受益的事。」

另一位與會者何黛雯,是一個小一生的母親,同時也在大學建築系教授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與畢業設計課程,她發現許多大學生對於「文化場域」與人與人的社會關係較無感,可能因為學生的生活經驗,讓他們無法感受存在的價值與內涵,產生連結。蒙特梭利青少年教育,強調「有意義」的學習,老師會讓學生明白課程設定的原因、會造成的影響等,讓孩子對所進行的內容有全盤了解,從而真正理解學習的目的與為何而學—這樣的思維,運用在建築設計、或文化場域教學相關課程時,對孩子也非常有助益。

連著兩天論壇,都在風雨中開場。結束前窗外忽然映照進陽光。鄭同僚教授有感而發,打趣說道,「好似呼應了大家在推動教育前進的路上,總會有許多困難與掙扎,但最後,期待一切都會雨過天晴,撥雲見日。」為論壇畫下溫馨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