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出發,重新認識自我與世界

專訪安步良食 Embrace Food Lab 創辦者 - 鄭婷如老師

「我覺得馬告很像樟腦丸或檸檬,原來味增和燻肉那麼相近……」,簡單的吉他合弦中,鄭婷如哼唱的詩意歌詞很美味,這全都來自於孩子的真實感受。在臺東的孩子的書屋,鄭婷如推動「食物感官教育課程」,她透過聽、嗅、觸、味、視覺,從孩子熟悉的9種在地食材,在互動與創作中探究自己的成長與生命脈絡。這樣的課程,讓許多低學習成就的孩子,重拾信心,發現「原來~我的感受是重要的」。而孩子的奇思妙想更令人驚嘆,讓鄭婷如忍不住譜成了一首歌。

從餐桌到產地,向下扎根,喚醒無感的五感

規畫設計課程的鄭婷如老師,擁有斜槓的職涯轉折,身為專業廚師、飲食工作者的她,竟把蒙特梭利教育的概念,融入專業所學。她笑說,因為自己愛吃,所以選擇餐飲工作;而為了更熟悉餐飲產業鏈的影響,餐飲學校畢業後,經歷有機農場與食品外商公司的工作後,她難過的發現,許多人對飲食早已「無感」,只是果腹下肚而己。

她期待消費者能靜下心來,看見自己真正的需要,透過飲食為自己的生命表態。2018 年,鄭婷如回到宜蘭老家,創立「安步良食 Embrace Food Lab」,開始和世界對話, 2019 年加入「臺灣生態廚師」,參與食農教育。

鄭婷如的美食夢意外連結上教育夢。推廣飲食教育的經歷,她發現想要創造改變,要從小教育紥根!為精進教育專業,2020 年參加政大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因此接觸蒙特梭利理念,同年入選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的「社會影響力人才培育計畫」,成為 AMI Montessori 12–18 Diploma 培訓的學生。


Follow the child,裝備孩子成為他自己

身為一位生態廚師,鄭婷如認為,產地與餐桌端的概念,恰好與蒙特梭利「大地之子」的願景不謀而合。在 12 到 18 歲的中學教育中,以農場學校的模式,在農場、食宿及商店體驗的「實際工作」,引導孩子打破學科分界,從生活中學習,為未來的成人生活預備,也裝備孩子成為他自己。

培訓中,一堂公平正義的課程,讓鄭婷如淚流不止,許多歧視來自於無視與無知,讓她立下未來的目標:「教育是行動的勇氣、是行出來的愛與勇氣,我們可以怎麼看見、怎麼樣支持孩子的發展?每個人在呼吸的每一刻,都擁有同樣的價值。」

對廚師來說,沒有食材是被種壞的。在教育者鄭婷如的眼中,沒有一個孩子是壞孩子,只要「follow the child」,努力去理解他、彰顯他的亮點、可以跟別人合作的地方……,就能合而不同的成長,就好像不同的食材合在一起,才能成就出豐富多變的美味。


打造臺灣農場學校,結合飲食與蒙特梭利教育

目前在臺東「孩子的書屋」擔任課程教師的鄭婷如,嘗試把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在地化,2021 年在兩個書屋上課,2022 年將課程擴大到五間書屋,計畫以一整年的飲食教育課程,連結經濟活動,開啟一場對外義賣、發售餐卷的年度盛事。

未來,鄭婷如將持續推動飲食教育,在蒙特梭利的理念架構下,跟更多人分享,從產地到餐桌的生態飲食教育與文化,更計畫與大王的里山生活學校,打造符合蒙特梭利精神的農場生活村。鄭婷如說:「從土地出發,不是要讓孩子體會勞作的辛苦,而是要讓孩子體會,個體的生存是仰賴這個世界而生存,因此懂得尊重和感恩。進一步,懂得利他,促進社會與地球的整體發展,成就身而為人的尊嚴與價值。」


文/翁舒玫.照片提供/鄭婷如
本文內容節錄自 Y2 未來教育 — 2021 年度報告

»» 2023 社會影響力人才培育計畫,徵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