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毅宇蒙特梭利實驗教育機構(Y2MAC)導師 張方柔
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總會遇到一兩位影響自己深遠的老師。對毅宇蒙特梭利中學的專任老師張方柔來說,從事教育工作的雙親,就是影響自己的啟蒙者,如今,他也正走在同樣的路上。
父親年少時就讀華興中學,當時華興少棒隊叱吒風雲,更曾經奪得世界少棒第二名;虎父無犬女,方柔血液裡也流淌著運動的 DNA,從小就讀體育班,創下田徑短跑一百公尺 12 秒 2 佳績,奪得 2007 年全國國中組冠軍,他年少的目標是:18 歲以前成為臺灣的國家代表隊。
國家代表隊夢碎,轉念投身運動教育
然而,方柔成為國家代表隊的夢想並未成真,看著賽道上實力堅強的選手,不能輸的壓力讓他的身心緊張、肌肉無法動彈,那一刻,他知道自己無法跑下去。他回望當年 15、16 歲的自己:「當時沒有心理醫生,我還沒踏入運動場就淚崩了。」
潰堤的不只有淚水,更是對人生未來,前路茫茫的無措。所幸,憑藉著過往的體育佳績,方柔順利保送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只是他選擇了完全不同的科系:國企系,更遇到影響他人生的另一位重要的老師:陳克豪老師。
陳克豪老師告訴方柔自己年輕時也覺得前途茫茫,也經歷過體育低潮,後來才逐漸找回自信。良師求學期間的陪伴與開解,加上張爸爸轉棒球夢為教育夢的身教,方柔開始找回信心,並思索人生的其他可能。
「之前毅宇蒙特梭利中學有一個孩子正經歷生離死別,是一位對他很重要的老師過世,情緒很低落,導生時間我就跟孩子們分享了這段往事。」成為蒙特梭利中學體育老師後的方柔,不著痕跡地以自身的故事,讓憂鬱的孩子看見一絲曙光,而這樣的教育方式更契合他心中的夢。
不只是體育課
愛運動愛孩子的張爸爸張媽媽,認為課堂上的教育不該是循規蹈矩的死讀書,當年首創讓學生脫鞋穿襪進教室上課;當其他班級都忙著留下來寫作業時,他們卻主張四點準時下課讓孩子們去玩耍、運動。方柔從小看著父母親身教言教,不拘泥於傳統教育窠臼、以孩子為核心,「爸媽都是不太乖的老師,比較創新。」方柔笑著回想。
大學畢業後,他進入成大體育健康休閒研究所,接觸「如何當教練」,他考救生員、到 YMCA 教游泳、教直排輪,但是,心中總有一股聲音迴盪「我不想教一門技術或一項運動。」方柔說自己:「心中一直有當老師的夢,可以是體育,也可以不只是體育,沒有設限,保持開放心態。」
因緣際會,2017 年認識台北創投詹益鑑老師,詹老師想做親子教育的實驗計畫,方柔眼睛一亮,開始思考體育訓練內涵的各種可能性,實驗教育的多元風景在他眼前徐徐開展! 2021 年方柔參加 TMEC 政大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舉辦的「AMI 蒙特梭利中學入門工作坊」時,得知 Y2 的蒙式中學正在尋找創意肢體表達的PE 老師;有體育專長的方柔,終於得以一圓不一樣的教育夢。
面對過於重視輸贏的青少年時,方柔跟孩子談運動家精神;發現青春期孩子力氣變大、重新適應空間感、肢體不協調時,方柔跟孩子討論改變運動規則,在網球場打排球……,就跟當年父母親改變脫鞋子上課一樣保持創新與彈性。
在蒙特梭利中學,體育課不只體育課,這週主題是宇宙,下週是光合作用,老師要思考如何跨領域跨科系的把不同內容放進來,「我很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方柔開心地說。他也喜歡用故事教學,有一次他問孩子在雅典舉辦的馬拉松為何不叫雅典賽?學生們熱切的反應跟回饋讓他很有成就感。
接受師培,從兼任 PE 到成為全職老師,只為陪伴孩子長大
不滿足於每周只跟孩子短暫相處三小時,2023 年方柔前往澳洲珀斯接受 AMI 國際蒙特梭利 12-18 歲正式教師培訓,並在 10 月前往東京的學校進行觀察。回國後,方柔更強調書寫與反思,「下課後我會請孩子寫或是分享今天的感想,有更多坐下來深入討論的機會。」2023 年 8 月他也從兼任的 PE 老師,正式成為蒙特梭利中學的全職老師,因為「我希望跟孩子有更多相處時間,關係更緊密,可以分享更多故事,可以陪伴孩子長大。」方柔說。
成為全職老師後,要學習的範疇更廣闊,方柔像海綿一樣汲取蒙特梭利教育的理念、哲學與教學方法,最近更著手研究蜜蜂、人類發展等專題,「感覺自己也跟著孩子一起成長」。對於有心跨域的老師,他也鼓勵:「不要設限自己,不管你是體育人、音樂人,不要害怕接受挑戰,過程中你一定會有所成長。」
【延伸閱讀】KNOCK-KNOCK, 敲開蒙特梭利中學神秘的大門(上)
文/蘇于修.照片提供/張方柔
本文章收錄於 2023 Y2 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