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意的是家務分工的平等還是「公平」

這麼多家事,到底誰來做?要怎麼分工?這樣的分配公平嗎?其實,家庭的分工不比工作場域的分工,有時即使做完家中應盡的分內之事,還可能引發彼此的不開心。對方有沒有「真心」想為這個家付出,也進而看見彼此對於家的經營的重視程度。

0-6 歲的吸收性心智

人類傾向,是蒙特梭利每個發展階段,都一定會出現的關鍵字,它攸關於我們要採取什麼樣的行為,來滿足不同需求的內在動力。而蒙特梭利醫師的研究發現,6 歲前是養成人類基礎的關鍵期,就像蓋房子要先打好根基,這段學齡前的寶貴時光,也深深影響著日後成人的發展。

這個青少年是誰?蒙特梭利 4 大發展階段,國高中教養必看!

父母說幾句就不耐煩、很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開始質疑自己到底是誰 ......,這些青春期情緒,你的孩子經歷過嗎?家有青少年,或正值國高中的孩子,時刻都處於一場洶湧的家庭風暴。除了知識教育,我們還能如何協助孩子的身心均衡發展?

為什麼我們都害怕犯錯?

你覺得小孩害怕犯錯嗎?其實,孩子一開始並不怕犯錯,也不怕說錯話,只是做了或說了之後可能產生對他來說不樂見的後果,像是被打、被罵或被笑等。長大之後,也會開始害怕弱點被他人看見,害怕不被信任,害怕不被喜歡,久而久之,我們都變得害怕犯錯。

你的本來,與我的本來,本來就不一樣

每個人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我們內心的感覺,以及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像是大家可能都聽過:「我們在一起這麼久,你應該知道」,或「你怎麼會不懂我的感受」等話語。然而,仔細想想就能明白,如果對方沒有經歷同樣的感受,又怎麼能要求對方同理同一件事呢?

從女性轉換成母親的過程

說到育兒,我們通常會專注在怎麼養大小孩,卻很少回到父母身上,去思考如何更有意識的體驗育兒與為人父母的過程,來幫助自己成長茁壯。近年來,歐美地區也開始從教育、心理,以及人類發展學的角度,探討在按部就班的育兒過程外,父母能夠如何用心感受育兒過程的變化。

我們無法給予自己的,外在人事也無法滿足

人生路上充滿了歡愉與挫敗,有時候,許多難題在心裡過不去,所以我們尋求宗教、信仰,透過不同生活哲學,作為我們看待人生的方式。在奔赴每個理念的過程中,我們也許會很認同某個理論,也有意願要運用在生活上,然而,即使學習了那麼多方法,為何卻無法長期執行下去,讓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